【深度】广发证券:逆周期政策是新定价力量的关键

Connor Binance官网 2024-11-06 54 0

在9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宣布了一系列逆周期政策,以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是在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强逆周期调节、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精神指导下的具体落实,旨在通过货币政策、地产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调整,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采取了“三降”策略,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政策利率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BP,释放流动性约1万亿元,年内可能视情况进一步降低25-50BP;降低政策利率20BP,引导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分别下降约30BP与20-25BP;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约50BP,预计每年为居民节省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

这些措施预计将改善信贷条件,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并促进居民消费的改善,尤其是城市家庭部门。

在地产政策方面,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以支持居民的住房需求;延长“金融十六条”与经营性物业贷款政策的期限至2026年末;将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比例从60%提升至100%,以加快去库存进程;支持银行发放贷款帮助企业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以盘活存量用地。

这些政策旨在供给端保供保主体,加快去库存,推动房企资产负债表出清;需求端鼓励居民适度加杠杆、支持政府收储。

金融政策方面,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以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协助化债和稳地产的能力。此前,银行主要依靠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在当前低息差环境下,需要更多依靠外部资金,如定增、可转债及财政注资等。

市场政策方面,央行宣布创设两项结构性工具:“证券、基金与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分别以5000亿元和3000亿元的规模启动。同时,制定《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扩大投资范围,以及保险公司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此外,政策还包括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大股东增持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并建立常态化的回购机制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并非政策的全部,后续政策仍有进一步的空间。在地产政策方面,一线城市可能进一步因城施策;财政政策方面,可能加快既有政策资源落地节奏,扩大新增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资使用范围;消费政策方面,可能对服务类消费扩大支持力度。

2025年政策的空间亦将进一步打开。从历史经验来看,每一轮稳增长都是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的“时段”,本轮政策要应对的是名义增长率中枢不足带来的宏微观问题,因此更需要一定的持续性。

当前宏观环境具有几点重要特征:一是海外“降息+不衰退”的组合出现,有利于新兴市场;二是工业品价格经历了6月初以来的持续调整,BPI自9月中旬以来已进入持平徘徊;三是消费品价格有接近底部区域迹象,BCI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持平于2012、2015、2020、2022年的周期底部。

在此背景下,逆周期政策的落地将改变市场对实际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并带来风险溢价的下降,因此这些政策被视为短期基本面和新定价力量的关键因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