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夫的met和币蛋的met是一个币吗(币蛋交易所官方网站)
来源:米歇尔·杨 2012年9月20日纽约,指南,艺术与文化
翻译:宋晓萌
你曾经探寻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的秘密吗?正巧,你能在这里了解到它。在这里,我们将和你分享Met许多鲜为人知的密辛。这与馆内精美的艺术藏品关系不大,参观指南已经介绍地够多了。我们在这里讲述的,是那些让Met成为纽约市独一无二的建筑的珍闻,关于它的建筑设计,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那些无论你参观多少次都发掘不完的珍藏。与其说它是一座建筑,不如说Met是许多馆部拼凑而成的集合体。在过去的近150年时间里,许多著名的建筑公司在MET的成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MET无数次的修饰、翻新和增建中,也有许多其他公司的身影。这些建筑活动,让MET拥有了当今的面貌。
1
Met并非一直位于中央公园内
最初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坐落于第五大道681号,是一座赤褐色砂石建筑;随后迁往14街128W号的一座大楼。这些都是临时地址,直到一座永久的建筑设施建设完成。中央公园的选址,是出版商乔治·P·帕特南于1869年首次示意的。
2
初建成时,Met是一个“令人不悦”的去处
▲1880年,MET在第五大道的化身
施工开始后,博物馆在第五大道和84街上的新址在那个时代并不为人满意。实际上,它的周围尽是些农田,与世袭贵族和新兴大亨的宅邸相隔甚远。那时城市建设的规划已经做好了,但街道尚未铺设到那么靠北的地方。
3
中央公园的设计师们反对在园内修建公共建筑
弗雷德里克·洛·奥姆斯特德和卡尔弗特·沃克斯反对在公园内修建公共建筑。最后,他们做出了这样的让步:这座建筑的所在区域决不能进入公园的整体风貌之中。当前Met在第五大道上的馆址就这样来的。建筑师们认为,“无论站在公园里的什么地方”,都看不到这里的任何大型建筑——这导致了围起来的土地面积很小,也因此无法形成宽敞的田园格局。【莫里森·H·赫克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部建筑史》】。
4
Met中间的地中海厅是原始建筑
卡尔弗特·沃克斯(和雅各布·莱·莫尔德)受雇设计博物馆的第一栋楼。这座第一个破土动工的楼,正是位于当今博物馆建筑群的正中央的地中海厅(305廊)。如今,它已经被周围的外延建筑所包围了。这栋楼于1880年建成,当时的内部装潢与现今的内饰大不相同。现在的游客们看到的罗马风格内饰,实际上来源于1930年代的一次翻新:
你仍然能在许多地方看到沃克斯最初设计的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外观,比如罗伯特·雷曼楼(961/962廊)。原本,在这里可以看到中央公园。
你也可以在二楼从南边的大楼梯通往印象派楼的过道处(690廊),瞥见原始建筑正面露出的一角。这块高地曾经朝东,面向第五大道:
这处风格别致的铸铁楼梯位于地中海厅东端,如今很少有人使用,但的确对外开放(从304廊处)。这处楼梯也是沃克斯最初的设计:
1888年,西奥多·韦斯顿和亚瑟·雷曼·塔克曼在沃克斯设计建成的楼体旁边,新建了一栋楼;1894年又增建一栋。皮特里雕塑厅(548廊)露出了韦斯顿设计的楼体南面和大入口。在1888至1902年间,这里是博物馆的主要入口。这几年中,游客不经过公园,而是从入口车道驶入博物馆区域;而不是像今天一样从第五大道上进入博物馆。
5
正门外观尚未建成!
(这是对原始建筑的第三次增建了)
1902年,位于第五大道的著名的正门才成为了Met的主入口。理查德·莫里斯·亨特在施工开始前便去世了,但其子几乎完全按照他生前的设计完成了施工。在原本的设计中,这里应有31座雕塑。但由于资金短缺,在立柱顶端留下了许多尚未雕刻的石头,成为了“正门被接受的一部分”。【赫克舍】
在亨特原本的设计中,四根立柱顶端建有雕像群,展现的是“四个伟大的艺术时代”:古埃及、古希腊、文艺复兴和近现代。在两对立柱中间,设有一个壁龛,亨特本打算在其中放置四幅分别来自上述四个历史时期的杰作的仿制品。【格雷戈里·吉尔马丁】
6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有半层楼
麦基姆、米德和怀特公司设计了博物馆的第四期建设,将亨特设计的正门沿第五大道向南北方向扩建了许多。该公司的建筑师们主张的楼层高度比亨特时期的建筑高出几乎半层楼。在馆内行走时,你要小心楼体和斜坡(尤其是在二楼的亚洲艺术和古代近东方艺术展区),它们是为了解决高度差而修建的。在某些楼梯井中,你会在两层楼中间看到办公室入口,看到不为人所熟知的奇怪的展厅入口,比如亚瑟·奥兹·苏兹贝格厅。
在MET中修建无障碍通道也造成了独特的半层楼现象,比如美国馆部的这里:
7
美国馆部曾是一座独立式建筑
美国馆部的新古典主义正门,十分古怪地被镶嵌在了恩格尔哈德厅(700廊)的墙面里。实际上,美观馆部曾是一座独立建筑,面朝外部花园,长达50年,直到被包围起来。馆部正门是从坐落于华尔街的美国银行分行处拯救而来的。那栋楼已于1920年代拆除:
▲1925年的美国馆部
此外,在恩格尔哈德厅,不要错过柜台前方两侧的两个艺术青铜灯杆。它们是理查德·莫里斯·亨特最初为MET入口处设计的,被放在这里经过了考量,旨在突出十九世纪欧洲艺术与深受其影响的美国艺术之间的密切联系。
8
露天庭院曾是博物馆的一部分
▲约1872年,卡尔弗特·沃克斯和雅各布·雷·莱·莫尔德笔下的博物馆设计图
关于设计原理,博物馆最初的设计者及其后继者们有一条共识——沃克斯和莫尔德,理查德·莫里斯·亨特,以及麦基姆、米德和怀特公司——即利用庭院来提供自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庭院全部被填满。由于电气照明和空调设备的出现和推广,博物馆“不再必须利用内部庭院来充当采光井和通风井……因此打破了这条共识。时至今日,楼宇间巨大的空地几乎全部被填满了”。【赫克舍】
9
曾设想为入口处设计坡形车道
▲罗伯特·B·奥康纳和艾马·恩伯里二世,提议修建行车斜路。绘画:休·费里斯(1944年)
主楼梯(扩建于1970年代,是《绯闻女孩》中“布莱尔·沃尔多夫”一行人最喜欢出没的地方)曾被认为是一处“气势恢宏的装饰”。同时,人们认为台阶会“让每个中年人感到恐惧”。于是为了避免台阶、为了便于汽车通行,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博物馆就已经征集了很多解决方案,包括该方案在内。你也可以从MET还有车道时的照片中看到比现在小很多的阶梯。
10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在变化中!
从1967年起,KRJDA建筑公司就接手了MET的项目。1991年的这幅鸟瞰图,展现了在过去的136年间博物馆各扩建部分之间的融洽和谐。赫克舍写道,“现在的这座建筑,是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建筑历史的缩影。”谁知道下个世纪将会出现哪些激动人心的翻新以及新的空间呢?顺便,严格意义上讲,凯文·洛奇也是中央公园内另外一座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首席建筑师。
意外收获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我们最喜欢的几处尚未开发的地点
中国园林庭院
这座中国园林庭院(也叫艾斯特庭院,217廊)坐落于亚洲艺术馆部,是仿照苏州一座真正的明代花园建造的(注:苏州·殿春簃),里面装饰齐全,还有一座小型锦鲤池。每处水流婉转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景致。
高视角欣赏丹铎神庙
KRJDA最为著名的扩建工程之一,便是承展丹铎神庙的萨克勒馆部(131廊)。这所神庙位于萨克勒馆部二楼的日本艺术阅览室(232廊),你可以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高视角欣赏它。
卢斯研究中心开放储存区
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从祖父那代人的钟表、座椅、桌子、写字台上寻求设计或室内装潢灵感,那么,在美国馆部的卢斯研究中心开放储存区,你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一切(774廊)。
巴雷斯·布兰科城堡
这是西班牙巴雷斯·布兰科城堡的大理石天井(534/535廊)。这些大理石饰件去过巴黎,也去过乔治·布鲁门塔尔在纽约市的宅邸。在宅邸拆除后,约2000个石砌块又于1945年来到了大都会博物馆。
凡尔赛宫全景图
美国馆部一楼的凡尔赛宫及其花园的环形全景图(735廊)。
弗兰克·劳埃德·莱特早期作品
在美国馆部,有弗兰克·劳埃德·莱特(745廊)和麦基姆、米德和怀特(741廊)早期设计的房间,展示了他们成名前的住宅作品。
来自芝加哥证交所的路易斯·沙利文楼梯
Met的一些藏品已成为其建筑的一部分,让游客们摸得着、用得上。比如,从芝加哥证交所(建于1893年)拯救下来的路易斯·沙利文楼梯,现于恩格尔哈德厅服役,将你从一楼引到二楼。
Met全部藏品展示走廊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全部藏品的直观展示,位于美国馆部卢斯研究中心的一楼夹层处(773廊)。
屋顶花园
在五楼的屋顶花园(从皮特里雕塑厅南边乘坐电梯进入)喝上一杯,再欣赏一下中央公园和曼哈顿的天际线,以此给你的大都会博物馆之旅划上一个句号。盛夏时分,“云城”、“大竹子”和“皮埃尔·雨格解构屋顶”等展览总会吸引众多游客。
*老照片来源:莫里森·H·赫克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部建筑史》
评论